河北省張家口“草原天路”從縣級公路變成旅游景區,全域收費每人50元(人民幣,下同,10新元)引爭議。
據中國之聲《新聞晚高峰》報道,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和崇禮縣之間的一段130多公里長的縣級公路,因為沿途風景非常優美,被稱作“草原天路”,吸引了大量自駕游客。
當地先后兩次召開聽證會,準備收費。去年80元每人次的方案沒有通過,而今年4月29日的聽證會上,50元每人次的方案通過,并從本月1日開始施行。
在4月29日的聽證會上,張北縣旅游局局長楊亮表示,“草原天路”2013年建成以來,游客數量增加,出現污染環境衛生、破壞植被和車輛擁堵等問題,管理成本逐年增加。今年3月,草原天路被評為市級風景名勝區,因此不得不考慮收費。
《新京報》昨天的社論質疑收費是對原本用納稅人的錢建的路“攔路收錢”,道理上很難講得通。
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認為,如果按照一條公路來看的話,二級公路以下的都是不能收費的。但如果作為景區的話,性質就發生了一定的變化,因為游客不僅僅是出于一般通行的需要,而是要參觀游覽,形成大量的客流,對基礎設施有非常大的需求,想把這個服務做好,當然就需要收一定的維護成本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
不過劉思敏也指出,如果出于管理和開發考慮收費,首先要核算成本并向社會公示。他認為,這種短期的收費行為,從當地旅游長遠考慮,不值得推廣。
他也表示,根據河北省相關規定,只有省級物價部門才有權制定風景區門票價格,張北縣物價局無權決定,同時該縣又交給企業來做,會成為企業謀利的工具。
“草原天路”由張北縣政府于2012年9月投資3億2500萬元建設。
這條路通車后并沒有太大名聲,但到了2014年,有自駕和攝影愛好者偶然發現公路美景,在網上貼出照片后,吸引網民大量轉發,有網民把它比作美國66號公路,稱其為中國的66號公路。